譯者註:本文原發表自The Ringer,作者是Danny Chau,文中數據均截至原文發稿前(當地時間2月18日),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臺無關。
反對NBA擴軍最令人信服的理由是什麼?上一支加入聯盟的球隊堪稱徹頭徹尾的失敗。隊史20多年大部分時間都過得不盡人意,夏洛特見證瞭對一支球隊來說白手起傢究竟有多艱難。
本周,The Ringer正在探討聯盟未來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:NBA是否應該擴充到30支球隊以上?我們將審視所有的可能性與復雜因素,還會漫步於回憶的長廊,回顧一些過往的擴軍球隊。
看到那些報道時,我心頭湧起一陣似曾相識的感覺——也許是似曾經歷過的錯覺吧。湖人因馬克-威廉姆斯體檢未通過,取消瞭交易截止日之前與黃蜂關於這位擅長籃下吃餅的中鋒的交易。隨即就有陰謀論出現——夏洛特方面是不是隱瞞瞭什麼?黃蜂是不是利用湖人管理層急於在盧卡-東契奇面前留下好印象的急切心理,用一個在三個賽季裡缺席瞭約三分之二比賽的球員,換取瞭更有價值的資產?黃蜂對湖人的醫療評估提出瞭異議——對於自20年前以山貓的身份重生以來,一直在“歷史的錯誤一方”遊走的球隊來說,這是一個大膽、近乎妄想的舉動。
想象一下,這支球隊竟敢挑戰湖人,一個象征著NBA歷史的標志性球隊,那個通常能得到它想要的一切的球隊。這簡直是徒勞之舉的又一極致體現。你不禁覺得它們做出這樣的嘗試也有點可愛。
從另一個角度看,或許這筆交易隻是歷史天平的一種平衡。你看,威廉姆斯這筆交易告吹,某種程度上似乎與球隊的歷史有著精神上的聯系。2009年夏天,夏洛特山貓用埃梅卡-奧卡福(這支擴軍球隊最初選中的新秀)換來瞭泰森-錢德勒。奧卡福是2004-2005賽季的最佳新秀,是個兩雙機器,但在山貓效力期間狀態停滯不前;邁克爾-喬丹和當時的教練拉裡-佈朗還常打趣奧卡福,說他對瑜伽和普拉提比對籃球還上心。於是,他們把奧卡福交易到瞭當時的新奧爾良黃蜂——我知道,很神奇對吧?換來的錢德勒,在五個月前也曾因體檢未通過,導致一筆截止交易截止日前本應將他送到雷霆的交易告吹。正如雷霆隊所擔憂的那樣,錢德勒在山貓的那個賽季表現平平,還因多次受傷而狀態受限。
關於湖人和黃蜂之間威廉姆斯的交易談判由誰發起,說法不一,但從我的認知來看,這似乎清楚表明瞭球隊歷史中的一個象征:山貓的失敗本質上是一種惡性循環的延續。過去15年,黃蜂隊在面對這些與健康問題相關的交易時,總是會遇到類似的命運。這就像是永遠不能走出一段陰霾——這就是我如何解讀這一交易的背景。黃蜂的交易歷史本就像是被詛咒瞭,不是嗎?
在得到錢德勒不到一年後,夏洛特為瞭騰出薪資空間又將他交易到瞭獨行俠。然後呢?錢德勒在2011年隨獨行俠贏得瞭總冠軍;次年,他又在尼克斯當選年度最佳防守球員。他當然會有這樣的成就——“倒黴透頂”是對夏洛特過去20年籃球歷程最簡潔的描述。
本周,The Ringer將深入探討NBA聯盟擴軍的方方面面:其可行性、陷阱、歷史與影響。不幸的是,若要講述這段故事,就繞不開山貓,這是聯盟上一次擴軍的嘗試——也可能是現代乃至有史以來最不成功的一次。這得歸咎於一套看似講得通卻誤入歧途的建隊理念,對錯誤新秀寄予的不切實際的期望,以及山貓誕生時就種下、從未真正擺脫的低迷狀態……山貓的創立是為瞭填補這座城市的籃球空白,但在過去十年裡,這支球隊隻是讓這個空白變得更深、更讓人覺得難以捉摸。他們從山貓變成黃蜂,已經有十年瞭。然而,真的有什麼改變嗎?如今,球隊依然懷抱希望,擁有天賦,並有著自己的願景。但這支球隊深知,這一切多麼容易化為泡影。山貓以及他們所代表的一切,依然如鬼魂般縈繞,讓球隊始終無法擺脫。這是球隊歷史上最無趣又最有意思的時期——然而,NBA有史以來最容易被遺忘的球隊如今卻仍在困擾著NBA的歷史進程,這其中有著殘酷的諷刺意味。
山貓隊的故事:回顧山貓的20年隊史
如果不是早期種下的矛盾,鮑勃凱茨可能不需要等到2004年才進入聯盟。夏洛特這座城市一直對當時的球隊老板喬治-希恩心存疑慮。早在1990年,也就是原始的黃蜂隊首個賽季結束僅一年後,希恩就曾含糊地威脅要搬走球隊,以此作為談判策略。到瞭90年代末,在一場電視轉播的民事訴訟中,一名女子指控他性侵,這讓他在這座城市的聲譽一落千丈。盡管陪審團最終裁定希恩勝訴,但在此之前,他已承認有多次婚外情。希恩感受到瞭這座城市對他的蔑視,於是淡出瞭公眾視野。當夏洛特拒絕瞭一項新建球館的提議後,希恩於2002年將球隊遷至新奧爾良,部分原因是想徹底擺脫他的那些不光彩行為。“(夏洛特的)人們熱愛籃球,”希恩在2008年接受《夏洛特觀察傢報》采訪時說道,“要是我早點明智起來,像現在這樣融入社區,我們可能還留在那裡。”
山貓是聯盟給夏洛特的慰藉。但是,正如我們在達拉斯所看到的那樣,目睹自己深深愛著的東西被奪走,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創傷。山貓確實是一支球隊,但卻不是夏洛特的人們心中的那支球隊。隊名要麼是為瞭在主題上搭上卡羅萊納黑豹隊(橄欖球隊)的便車,要麼是為瞭向球隊大股東羅伯特-L-約翰遜致敬——很難說哪種解釋更能讓人接受。十年來,他們就這麼存在著,然後又改回瞭黃蜂。大致情況就是這樣。
自山貓在2004年開始征戰NBA至今,已經整整二十年瞭,自那以後,NBA再也沒有引入過新的擴軍球隊。原因並不難理解。支持擴軍最有力的論據是,全球有足夠多的籃球人才來支撐這一舉措,而這一點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正確。那反對擴軍最有力的論據是什麼呢?在過去的二十年裡,夏洛特總共隻有兩名入選最佳陣容的球員(肯巴-沃克,2018-19賽季入選三陣;艾爾-傑弗森,2013-14賽季入選三陣),這簡直不可思議。哪怕是你能想到的其他最糟糕、最倒黴的球隊,在這段時間裡,其球員入選最佳陣容的次數至少也有五次。而夏洛特,這支球隊一度是這個時代最缺乏天賦的球隊之一——而且這並非像薩姆-辛基時代的76人隊那樣,是有意為之的擺爛。球隊陣容的構建,尤其是在小市場,很大程度上依賴運氣,但夏洛特真的可能倒黴到這種程度嗎?從伯尼-比克斯塔夫到羅德-希金斯,再到裡奇-喬,山貓管理層的面孔換瞭又換,但同樣的陰霾卻始終籠罩著他們。邁克爾-喬丹在2006年成為小股東,並於2010年成為大股東。即便GOAT的加入,也未能驅散這片陰霾(如果說有什麼作用,那就是進一步坐實瞭喬丹眼光差的說法)。夏洛特在選秀日不斷犯錯,幾乎已成為球隊的標志。為瞭銘記這段歷史,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三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痛心時刻:
2005年:錯失傢鄉傳奇克裡斯-保羅
……而得到保羅的,正是曾經屬於他們的那支球隊。2005年,山貓和黃蜂戰績同為18勝64負,最終通過拋硬幣來決定順位先後(山貓當時有機會向上交易順位,但他們沒有這麼做)。新奧爾良黃蜂在第四順位選中瞭“控衛之神”保羅,而山貓在第五順位選中瞭雷蒙德-費爾頓。
2006年:選中亞當-莫裡森
山貓用探花簽選中瞭莫裡森,而在他之前一位被選中的是阿爾德裡奇,他是那屆樂透秀中最出色的球員。夏洛特的管理層對此存在分歧:支持莫裡森的大有人在,但支持佈蘭登-羅伊和魯迪-蓋伊的也不少。剛成為小股東的邁克爾-喬丹在最終決策中起到瞭關鍵作用,在做出決定前的幾天裡,他與主教練兼總經理伯尼-比克斯塔夫以及球隊球探進行瞭多次會面。“我們迎來瞭兩位競爭者——邁克爾-喬丹和亞當-莫裡森,這就是我們的規劃。”選秀結束後,比克斯塔夫對媒體說道,而這也是莫裡森最後一次被與喬丹相提並論。在度過瞭一個表現平平且效率不高的新秀賽季後,莫裡森在二年級的一場季前賽中撕裂瞭前交叉韌帶。這次傷病幾乎耗盡瞭他原本就不多的運動能力,接下來的那個賽季,他就被交易到瞭湖人。
2012年:山貓不幸的“巔峰之作”
在經歷瞭恥辱的2011-12賽季NBA——歷史上最差的單賽季勝率(7勝59負,勝率僅為0.107)後,夏洛特在樂透抽簽中獲得瞭榜眼簽。他們選中瞭邁克爾-基德-吉爾克裡斯特,
而狀元和探花都是未來的最佳陣容球員——安東尼-戴維斯和比爾。更糟糕的是,原本有望用榜眼簽換來詹姆斯-哈登的交易最終告吹。
夏洛特常常這樣解釋球隊的建隊哲學:“我最看重的是他對勝利的渴望,這是教不出來的。”在球隊選中莫裡森後,喬丹如此說道。山貓試圖判斷那些能區分優秀與卓越的無形品質,卻沒有首先認清,真正的天賦並不含糊,都是肉眼可見的。最頂尖的球員,必定一眼就能看出。他們在剖析“香菜”時,卻忽視瞭“烤雞”是否已經熟透。“在規劃球隊藍圖時,我們想找到那些身處過冠軍球隊的球員,”比克斯塔夫曾說,“這些人知道如何取勝,也知道如何挺過困難時期。”
但知道如何克服困難,並不等同於有能力做到,尤其是在進入更高水平的競爭之後。從2004年到2010年,山貓選中(並留下)的唯一一名低年級生是DJ-奧古斯丁。在那段時間裡,球隊選中的唯一一名大一新生,在選秀日被交易,換來瞭27歲的傑森-理查德森——目標就是追求“穩賺不賠”。奧卡福是2004年剛剛贏得NCAA冠軍的康涅狄格大學隊中的最佳球員。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隊友費爾頓和肖恩-梅在2005年也獲得瞭NCAA冠軍,而北卡大學距離夏洛特僅有150英裡。莫裡森是大學籃壇的巨星,人們稱他為拉裡-伯德的接班人。
但這些顯然都沒有奏效。於是管理層開始另辟蹊徑,低價收購那些被誤判潛力的球員,比如鮑裡斯-迪奧、斯蒂芬-傑克遜,以及前文提到的泰森-錢德勒。2009-10賽季,在拉裡-佈朗的執教下,山貓迎來瞭首個勝場多於負場的賽季。佈朗打造瞭一套提升下限的成功模式。側翼配備強壯且善於身體對抗的防守球員,籃下安排臂展出色的中鋒,強調快速輪轉和防守回位。球隊在擴軍選秀中的成功案例傑拉德-華萊士——本質上就是480p分辨率的塔裡-伊森——隨時準備作為協防球員制造混亂。目標就是把籃球比賽變成一場煉獄之行。
到瞭2011年,他們的選秀策略試圖兼顧兩方面的優點:他們選中瞭18歲的剛果籍大個子比永博,他擁有驚人的臂展,並且剛剛在耐克籃球峰會上拿到三雙(而且還是得分、籃板和蓋帽的三雙);還選中瞭肯巴-沃克,另一位獲得過NCAA冠軍的高年級球員,他後來成為瞭球隊歷史上最出色的球員,盡管他花瞭不少時間才真正找到瞭作為明星球員的節奏。
然而,正是隨後的選秀,讓球隊的未來完全停滯瞭十多年。2012年選中邁基吉,2013年選中科迪-澤勒,2014年選中諾阿-馮萊,2015年選中卡明斯基。他們都是不錯的角色球員,但沒有一人能實現明星球員的突破。
盡管如此,那段時間我真的很愛看夏洛特的比賽。或許正是因為這支球隊命運多舛:把觀看這支在籃球界幾乎毫無希望的球隊比賽,當作一種飽含共情的極端行為。那些球員打球很拼命,他們從沒有理由不努力。史蒂夫-克利福德,長期擔任傑夫-范甘迪和斯坦-范甘迪的防守助教,他借鑒瞭拉裡-佈朗的戰術藍本,並將其轉化成瞭一份簡易易懂的操作指南:樸實無華、簡單可靠,且充滿實用的技巧。在進攻端,目標很簡單,就是不失誤(在克利福德執教球隊的前五個賽季,夏洛特隊的失誤率低得驚人)。在防守端,球隊采用“封鎖中路”的團隊協作方式來保護禁區,以此彌補艾爾-傑弗森腳步速度的不足。一旦這種策略失效,比賽就會輸得很慘。考慮到他們輸分超過20分的次數,他們能持續保持防守效率排名聯盟前十,簡直是個奇跡。
但當這種策略奏效時呢?夏洛特隊可不隻是把你帶入 “地獄”,他們還會帶你坐上時光機,體驗20世紀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(註:指當時美國國內的政治迫害和極端主義氛圍,這裡形容比賽場面緊張壓抑)。距離2015年1月17日那場比賽的十周年紀念已經過去一個月,但那場比賽卻始終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中。當時已更名為黃蜂的夏洛特隊,在一場我隻能用“殘酷且不同尋常”來形容的比賽中擊敗瞭步行者。黃蜂以80比71在加時賽中獲勝。是的,黃蜂在一場加時的比賽中僅讓步行者隊得到71分,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在1953年。盡管黃蜂投籃命中率隻有30.7%,但他們依然贏下瞭比賽。自那以後,再也沒有球隊做到過。再說一次,這僅僅發生在10年前。同一天晚上,未來的總冠軍勇士在常規時間內以131比106擊敗瞭火箭。黃蜂和步行者在常規時間內的總得分,僅僅比勇士隊多得瞭5分。一如既往,黃蜂在這場比賽中僅有7次失誤,卻迫使對手出現瞭20次失誤。
過去的九個賽季是球隊歷史上最艱難的時期,這似乎又一次讓人覺得不可思議。當球隊在進攻型教練詹姆斯-博雷戈的帶領下連續三年取得穩步進步後,又在2022年把克利福德請回來重新擔任主教練,你能感覺到他們的那種急切。克利福德回歸後的兩個賽季很艱難,打出瞭球隊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些比賽。聯盟的格局已經發生瞭變化。僅僅規避風險已經不夠瞭。也許從一開始,這就遠遠不夠。夏洛特的新管理層也有明顯的不同。球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願意冒險,探索過去那些時代不願承認的途徑。
這種理念轉變的部分原因,是因為球隊選中瞭一位能改變球隊化學反應的球星。2020年用探花簽選中拉梅洛-鮑爾,可能會成為球隊有史以來最明智的選秀決定。拉梅洛無畏的想象力,擁有打破統計模型、改變籃球固有模式的力量。他具備入選全明星和最佳陣容的能力,但我們能將藝術與藝術傢、球員與他所處的環境分開來看嗎?他那些令人驚嘆的高光時刻,那些驚人的數據,到目前為止大多都沒有轉化為球隊的勝利。自鮑爾的首個賽季以來,黃蜂的戰績在聯盟中排名倒數第五。他令人擔憂的傷病史,讓他在球場上掀起的“革命”時不時陷入停滯。(更糟糕的是,令人期待的二年級球員佈蘭登-米勒也因右腕韌帶撕裂本賽季報銷。)在接下來的四個賽季裡,黃蜂不僅要想辦法讓鮑爾保持健康,還要思考如何圍繞這位真正的超級巨星級別的天賦來建隊,這是自90年代初拉裡-約翰遜和阿朗佐-莫寧之後的第一次。(是的,真的已經過去那麼久瞭。)
2014-15賽季,夏洛特球隊正式重新啟用黃蜂的隊名和隊史,雖然這更多是象征性的舉動,但毫無疑問是必要的:希恩帶走瞭隊名和這座城市的尊嚴,但至少這座城市與球隊之間那種緊密聯系能夠重新找回。山貓從未真正占據過一支職業體育球隊應有的位置。在其存在的10年裡,它一直活在過去的陰影之下,從未達到過黃蜂輝煌時期的那種喜悅巔峰。而在之後的10年裡,它就像一個警示故事一樣揮之不去。話說回來,我們有些人就喜歡聽精彩的鬼故事。
在我衣櫃最裡面的角落裡,放著一件我妻子最討厭的東西:一件2004-05賽季夏洛特山貓的官方訓練T恤。每次我提起這件T恤,她都會厭惡地呻吟,而這卻讓我有點暗自得意。這件T恤實在是醜得離譜。它是M碼,但穿起來卻大瞭整整一號,正如2000年代初期的時尚潮流。球隊的標志和所有字母都是用貼片繡在胸前,而不是印上去的,這使得衣服內側有一些硌人的凸起。這本該是那種伴侶可能會想偷來當睡衣穿的寬松T恤,可問題是它穿著極其不舒服。
它是我從二手商店的特價貨架上淘到的,它散發著一種隻有最狂熱的聯盟追隨者才能感知到的 “嗡嗡” 聲和光芒。我被它吸引瞭。在我擁有它的這些年裡,我大概隻在公共場合穿過三次。盡管如此,這件衣服對我來說意義非凡。它是一段被人執意遺忘的過去,但你知道有句老話說得好:我選擇銘記。這將是我要背負的“十字架”。無論擴軍的城市是西雅圖還是拉斯維加斯,或者兩個城市都有,擴軍已近在眼前——沒有哪支球隊應該重蹈這段歷史的覆轍。